按照目前的资源与技术基础以及政策力挺的强度,德国工业并不会因为“去工业化”而轻易发生方向性逆转。
机械、汽车、化工等合成的强大工业矩阵曾让德国制造业傲视全球,中小企业创新劲旅组成的密集“隐形冠军”曾令德国技术革新勇立潮头,宝马、奔驰等构成的名牌方阵曾使德国产品蜚声世界,然而,历史演进到今天,昔日的德国产业繁荣之光似乎正在趋于暗淡,工业生产线的出走外迁,制造企业的破产倒闭,一股“去工业化”逆风正在残酷侵蚀着德国传统产业的根基,德国工业也被推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深的衰退危谷。
“去工业化”的基本镜像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德国本土逐渐成长壮大起来且投资辐射38个国家的化工行业领头羊,却在两年前首先开启了一个令德国政府倍感诧异的商业举动。2022年10月,巴斯夫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公开宣布,巴斯夫不会继续在德国投资,随后迈开了将生产基地迁往国外的脚步。巴斯夫的振臂一呼很快引来了同行的纷纷追随,朗盛、科思创和赢创等德国化工大佬相继作出了减少、推迟或完全停止在本土投资的决定。
除化工行业外,汉莎航空、西门子等也做出了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扩产增资的安排,大众集团、宝马公司在田纳西州和亚拉巴马州增设新工厂的计划也处于紧锣密鼓的推行中,且德国四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采埃孚、舍弗勒和大陆全部宣布将投资重心转移到海外。
几组权威数据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示德国企业减少国内投资与加大海外投资的基本面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旗下零部件供应和车辆改装企业投资意向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的企业表示会继续在德国投资,而德国工商大会的抽样调查报告也表明,国内17%的汽车企业计划把部分生产迁至国外,另有超四分之一的公司正在考虑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国外。此外,德国工商大会还作了一个更为宏观的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3300家企业中,有37%的工业企业考虑减少在德国的生产或将生产线转移至国外,这一比例高于2023年和2022年。
其实,“去工业化”的严重性并不只从停止本土增量投资与向海外转移增量生产设施的层面上反映出来,更让德国政府焦虑不安的还有国内存量企业连绵不断的关厂倒闭风潮。继今年5月一口气关闭了路德维希港的11家工厂,巴斯夫又在8月份关闭了当地的两家生产企业,且还要在明年停止三家工厂的全部生产线,须知路德维希港是巴斯夫的最大生产基地。无独有偶,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近日宣布,将考虑关闭两家德国本土工厂,开创了大众集团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的历史记录。相比于巨型企业可以选择性部分关停,中小企业的整体破产而亡则惨不忍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德国企业破产数量达1.1万家,同比增长近30%,为过去八年来的最高水平。
内外力量的重压与倒逼
对于自己投资与生产“去德国化”的行为,薄睦乐指出,是因为在德国看不到有能赚钱的地方。德国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化工业销售额下降1%,全年降幅将达到3%,同时目前有40%的公司利润大幅下降,15%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德国机械装备工业协会将今年全年国内机械制造行业的利润增幅从-4%调低到了-8%,而德国普华永道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与去年相比,2024年德国企业销售收入将平均下降5.1%,为近三年来的最低。
俄乌冲突之后,特别倚靠进口能源的德国企业所感受到的能源价格飙升之痛尤为剧烈,虽然德国政府也在加速石化能源出清同时加快清洁能源使用的转型步伐,但即便是今年新能源发电比例有望升至65%,成本依然高出俄乌冲突前的40%之多,德国联邦统计局今年发布的数字表明,将近一半(4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生产成本在今年会进一步提高,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罗斯沃姆公开表示,上游能源成本的上升是德国企业在投资与经营上“用脚投票”的主要原因。
德国综合税负目前近30%,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同时,在经合组织国家,获得一份营业执照只需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而德国竟需费时四个月之多。除官僚主义外,德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更让企业难以承重。目前德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为23%,生育率仅有1.4,劳动力持续供给不足,企业被推到成本只增不减的风险隧道。
日益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也是加剧德国企业纷纷外迁的重要因素。美国的《通胀削减法》对非美企业的投资提供巨额补贴税收抵免,引致德国的化工与汽车企业纷至沓来,而让德国机械企业没有想到的是,曾经作为自己最好客户的美国公司如今成为了自己最强的竞争对手,不仅低端产品在美国市场全线折戟,高端产品也无人问津,德国工业机械和设备在美所占份额降至30年来的最低值。
德国工业企业削减国内投资与加大对外投资的最直观结果就是制造业PMI呈现长周期与趋势性疲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份,德国制造业PMI已连续27个月位于50点的荣枯线之。产出方面,德国制造业产出指数至今其实已经下降了六年多,超三分之一的企业存在产能不足问题,同时产量未达到其产能的企业有一半之多。
工业是德国经济的关键支柱,高峰时期工业产值占到了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虽然近些年增长势头不断放缓,但目前德国工业对GDP的贡献依然达到了22%,而且德国还是一个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受到“去工业化”的影响,去年德国出口同比下降1.4%,今年前7个月接续下降0.8%;与此同时,2023年德国经济负增长0.3%,今年前3个季度持续萎缩,且在技术性衰退的碾压之下,德国去年沦为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垫底者,今年将再度成为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差的国家。
尚未出现方向性逆转
从数量上看,德国目前拥有350万家企业,虽然出现了部分企业外迁的现象,但并没有彻底损害与削弱德国工业在全球中的综合影响力。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德国有11个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以此为基础,德国每年发布上千条行业标准,其中80%以上为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德国由此成为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在工业领域,标准意味着商业话语权,更决定着市场竞争力,德国的产业标准制造力至今依然故我,由此也托举起了“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身躯。
更为重要的是,德国的中小企业占比超过了90%,它们一般由家族经营,是清一色的“小而美”行业隐形冠军,大都为持续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和“慢公司”,平均寿命超过了90岁,并在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占据着领导地位,同时企业生产工艺与品牌塑造得到了很好的代际传承,不仅员工忠诚度高,流动率低,而且许多企业经营者至今保持着对本土较为浓烈与稳定的情感依赖。根据公开的数据,全世界目前有3000多家隐形企业冠军,其中仅德国就超过了1307家,居世界第一,它们俨然构成了稳住德国工业企业阵脚的“压舱石”。
在工业制造业技术创新领域,德国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而且德国“隐形冠军”的研发开支往往是普通工业企业的两倍之多,研发活动的有效性是大公司的5倍。据德国专利商标局统计,专利申请量位居德国前50位的企业中,“隐形冠军”一直都占三分之一的比例,而且“隐形冠军”取得一项专利的成本只有大公司的五分之一。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进一步激励,德国政府在最新的经济增长方案中将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研发创新最高补贴额度分别提高到了300万欧元与420万欧元,此举无疑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德国企业的内功与筋骨。
其实,如同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德国政府对于工业发展的综合性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加码和升级。一方面,到2030年,德国将追加总额高达1.4万亿欧元的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是重点支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据德国工业联合会估计,如果工业朝着正确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前进,那么到2025年,德国将有可能创造4250亿欧元的增值。另一方面,为资助更多的工业创新型初创公司,德国政府提出了一项名为“WIN”的倡议,内容就是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建一个新的风险投资池,为德国工业企业创始人提供更多的增长资本,至2030年该项风险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20亿欧元。
显然,按照目前的资源与技术基础以及政策力挺的强度,德国工业并不会因为“去工业化”而轻易发生方向性逆转,仅凭“去工业化”的局部现象便做出德国工业已经“空心化”甚至正在全面塌陷的判断也为时尚早,而至于接下来“去工业化”的速度以及对经济所造成的危害与冲击,关键取决于企业对政策改善的响应与认可程度。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钰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s://wypc.cn/news/051816.html,本文标题:德国经济“去工业化”的风险评估与可能趋势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